【玻璃大叔】巨人救世

鄧正健
Apr 4, 2021

--

圖:羅得島太陽神像重建計劃模擬圖(網絡圖片)

羅得島是愛琴海上一個希臘島嶼,但地理位置更接近土耳其。約在公元前280年,羅得島上的港口矗立了一座太陽神赫利俄斯(Helios)的青銅像。這個太陽神,就是那個每天乘四馬金車運送太陽上天的傢伙,後來他的形象才與阿波羅(Apollo)混合。然而這青銅像卻不是乘車,而是雄偉地站立在羅得島海港的出海口處。在一些後世畫家繪畫的想像圖裡,赫利俄斯青銅像是手持火炬,雙腿分開,分別踏在海港出口兩旁的大理石底座上。換言之,當你從大海遠方駛近,你會見到祼露著古希臘美男胴體的大神,向你高舉指示港口位置的火炬。你愈駛愈近,直至駛到神像跟前,最後穿過他胯下,直入內港。想像圖中赫利俄斯的胯上當然是圍著布料,但我總是心懷不軌地假設,現實中的神像是全裸的,這才符合古希臘的美學想法啊。

近日蘇彝士運河塞船,網民奇想,說要請進擊巨人把擱淺貨船架在背上,又或喚來正打得如火如荼的哥斯拉和金剛暫停一下,先救了運河再說。我興致滿滿的點擊著網民的想像圖,心想,倒不如請同是毗鄰地中海的赫利俄斯青銅像幫忙吧。點開谷歌地圖,測得貨船擱淺現場跟羅得島距離約800公里,不近,卻總比塞在運河兩邊、心急如焚的貨船繞大圈走南非好望角數千公里的航線近得多。

但又念一想,不對,當代貨船何其巨大,羅得島的赫利俄斯搬得動嗎?先不論早在公元前226年就被地震震斷膝蓋、最後完全崩塌的神像,怎樣穿越時空來到今天救船,單從身高而言,神像高約30米,是二千多前年的世界最高巨人,但面對身長400米的擱淺貨船,也頓成小動物了。如果改回進擊巨人呢,主角艾倫變身的巨人僅高15米,即使算到動畫早期的霸王,即那個能把圍牆擊破的超大型巨人,原來也不過是60米高而已。再換換人吧,元祖金剛只是區區12米,本來跟足足50米的元祖哥斯拉根本無法對戰。只是粉絲迷巨獸,似乎是愈巨愈好,到今天電影上映,一龍一猩都已長至100米了,著牠們救救貨船,就有如請兩位壯碩大漢救動一位三四米長的小艇。合理多了。

人類對巨人的迷戀,大概是心理結構中的一種神話原型吧?古神話中沒考究巨人比例問題,只有當神話原型被視覺化,巨人比例才成為人們著迷巨人形象時,所關注的一個參數。古神像因建築技術問題,不能建得太高,30米的羅得島神像已是當時世界第一,原來跟46米的自由神像差不了多少。至於現今世界最高雕像,則是印度的團結雕像,以印度獨立運動領袖帕特爾(Vallabhbhai Patel)的形象所造,身高182米,大概跟中環滙豐總行差不多吧。

我輩迷巨人者,自然不滿足於了無動感的雕像,我們要能動的巨人啊。是故《進擊的巨人》大玩巨人身高,玩得像一個不斷推出限量版的產品系列,才會如此令人神往。不過,更叫 我念念不忘的,卻是陪伴著我漫長童年、大批知名和不知名的巨型機械人卡通。 說到, 最著名的巨型機體,大概是《新世紀福音戰士》的EVA吧,可我卻嫌它太矮 — — 一般相信其設定是只有40米高,比羅得島太陽神高一點點,解救不了蘇彝士運河的問題。而同是人機同步的主題,我更「邪典地」偏愛《悍戰太平洋》(Pacific Rim)中的「機甲獵人」,它們有80米以上,予人一種更像摩天大廈的巨大感。至於它們的敵手,卻是一群跟哥斯拉形象差不多的「怪獸」。這可好了,那就是 一場機甲迷和怪獸迷的永恆對立,而我總是義無反顧站在機甲一邊。

(《明報》世紀版,2021年4月1日)

--

--

鄧正健
鄧正健

Written by 鄧正健

香港寫作人。著有個人文集《道旁兒》(2017)。

No responses y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