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跟一位同代朋友分享個人的文化記憶,講到關於忍者的最初印象,我本以為我們的答案都會是《忍者小靈精》,怎料朋友居然說《忍者亂太郎》。我忽然省起,朋友其實比我小七八歲。《忍者亂太郎》我有看過,但印象中它不曾出現在我睇電視的routine list裡,不及《忍者小靈精》入腦。又越過高山又越過谷,我由此知道,日本忍者分伊賀甲賀,伊賀是忠,甲賀是奸 — — 當然是假的,但童稚意識對忠奸分明的世界觀特別易接受。我學過用草稿紙摺忍者飛鏢,平放左手掌心,用右手擦出去;也拿過被子貼牆而站扮隱身,亦試過用將被子披到身後,雙手雙腳拈著被子四角,再從梳化跳下來 — — 故事裡稱為「鼯鼠之術」,可令忍者身體似飛機天空任意飛,結果我的膝蓋跌得相當痛。
日本漫畫家安孫子素雄剛過世,他廣為人知的筆名是與好友藤本弘共用的「藤子不二雄」。後來二人分別單飛發表,安孫子拿本名拼音字頭A放進筆名,變成「藤子不二雄Ⓐ」,藤本也如法炮製成為「藤子‧ F‧不二雄」。 F的名號太響,他就是鼎鼎大名的《多啦A夢》作者,但不少人一直將他與Ⓐ混淆,以為他倆一直是共同創作。於是,藤子不二雄Ⓐ的名作之一《忍者小靈精》,就被誤以為跟《多啦A夢》是出自同一作者手筆。是不對,也對,我也曾經將《忍者小靈精》跟《多啦A夢》看成套路相似的作品,坊間稱之為「少年遇上不可思議的人物」。
多啦A夢不可思議,而我其實更偏心《忍者小靈精》。網上有暗黑傳聞指多啦A夢是自閉兒大雄幻想出來的朋友,我乍聽此二次創作,並不覺得童年崩壞,反有種「果真如此」之感。大雄太顢頇,多啦A夢也太沒個性了,他彷彿只為大雄而活,是燈神,是魔鬼靡菲斯特,而不是平等的朋友,更枉論是諍友。《忍者小靈精》的套路不是這樣,故事其實是圍繞著小靈精發生的,那個「大雄型」的少年健仔,只是個稜角不夠的配角。
小靈精有個電視版不大提及的名字,叫服部貫藏,作品日本原名本就叫《忍者服部君》,只是從未被版權持有人追討正名。服部氏在日本忍者史中赫赫有名,曾在本能寺之變後保護過德川家康。家康在江戶建府後,服部氏率領伊賀武士負責保幕府,其族更有「半藏」的名號。小靈精名叫服部貫藏,自有其小童不懂的歷史脈絡。
小靈精是典型的正氣男一,富正義感,熱心助人,也視修行為人生責任。每集故事都是關於小靈精如何用忍術助人,但要幫助的不限於健仔,有時是其他配角,像老師、爸爸,有時是只出現一集的「不可思義人物」。比較起來,《多啦A夢》以大雄為宇宙中心,多啦A夢為衛星,再配搭靜香、胖虎和小夫的不同組合,形成一個友情想象共同體,再以大雄的胡作非為和多啦A夢的法寶為戲劇動機。《忍者小靈精》裡健仔的存在感很低,我甚至有一陣忘了這個跟我同名的角色,反而對小玲瓏獅子狗印象更深。
當然還有甘麥基,他才是真正的男二。若說胖虎是奸角,我總有些可憐他,他人自我,但玻璃心,深刻點看是個悲劇人物。《忍者小靈精》的甘麥基是典型奸角,洛基(Loki)式或奸人堅式的搗蛋者。對比小靈精的正氣,甘麥基陰險,攻心計,故事設計也說他甲賀派不能公開忍者身份,於是他潛伏在學校裡當學生,跟健仔在柔美(靜香型人物,但有點綠茶婊) 面前爭風吃醋。
說到人物刻劃,F的《多啦A夢》當然更有深度,但Ⓐ的《忍者小靈精》角色更有魅力。而亦有可能,我嫌多啦A夢的法寶太神,問題永遠出於大雄亂用;小靈精忍術則更貼地氣,更能展示修練者自身能力,以及其人力所不及的限制。正如習武者,載舟覆舟,都不諉過於人。我自小就喜歡這種態度。
忍忍。
(《明報》世紀版,2022年4月14日,https://bit.ly/37ue4ys)
* * *
追蹤我的平台:
▶️ Facebook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angchingkin.writing/
▶️ Instagram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tangchingkin/
▶️ Matters:https://matters.news/@tangchingk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