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看了很多幅美女的照片,相中的女生們都接近完美。我所指的「完美」,只是一個很主觀也很籠統的修辭,但此詞一旦在腦海裡冒起,就如霧般籠罩著我的審美意識。完美之意,是指「缺陷的缺失」,這跟「沒有缺陷」不盡相同。人有缺陷是必然的,所謂「缺陷美」,應是說將某些不明顯的缺陷放大至不可忽略的程度,而形成美感。於是「期待完美」這一種古老的審美力量,就成了一種求之不可得的虛幻目標。我們審視完美,無非是:懸置瑕疵而不見,只集中欣賞能呈現「部份完美」的部份。但我剛才說的「缺陷的缺失」,則是一種對「無可挑剔」的不安感 — — 原理上,「無可挑剔」在日常用語中都是誇誇其談的:不是「無可挑剔」,只是「不在雞蛋裡挑骨頭」。而我要說的,是一種「你想在雞蛋裡挑骨頭也無從入手」的完美感。 美女們當然不是真人,她們只是人工智能生成的圖像。古話有「美艷不可方物」,一個滿有電影感的比喻是:美艷得像光源一般發亮,令人無法逼視至看不到細部,是為「不可方物」。但人工智能圖像下的美女,美艷卻可方物,不只如此,甚至是可超高清的給我細看品嚐,不遮掩,不忸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