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玻璃大叔】無雙

鄧正健
May 21, 2021

--

電影中與傳統繪畫中的三英戰呂布

「無雙」一詞,最早可能見於《莊子‧盜跖》,莊子引孔子話:「凡天下有三德:生而長大,美好無雙,少長貴賤見而皆說之,此上德也。」說的只是容貌無雙,今天看來,此等用法,實有負「無雙」美名。而古籍上此詞最著名的用法,還是在《史記》。太史公曰:平原君和公孫昆邪都用過「天下無雙」來形容別人,被形容的一個是信陵君魏無忌,另一個是飛將軍李廣。但語言藝術,先褒後貶,一啖砂糖一啖屎,平原君原話是,早聽說信陵君怎樣怎樣天下無雙,見後原來不外如是;公孫昆邪的話更毒舌,說李廣戰力天下無雙,但太過自負,跟匈奴作戰,恐怕會輸,結果李廣連仗也不用打了,就被調到別處去。

幸好太史公還記載了一個中國歷史上公認的無雙者:國士無雙淮陰侯列韓信。這個出自《史記‧淮陰侯列傳》的故事十分有名:當時劉邦被項羽打壓,只能僻處漢中,屬下們見沒前途,紛紛逃亡。後來劉邦見最得力的蕭何都逃亡了,十分傷心,但不久蕭何又回來了。劉邦問他,你既然逃亡了,又為何回來呢?蕭何說,我不是逃亡,我是去追一個逃亡的人。劉邦問,追誰?蕭何就說,追韓信。劉邦就話,年終逃亡將士那麼多,為何只追一個韓信,分明是胡說。然後,蕭何就說了一句天下無雙的名言:「諸將易得耳,至如信者,國士無雙。」

網上不時有人比較,中國史上誰才能真正受得起「國士無雙」之名呢。戰國時的(白)起(王)翦(廉)頗(李)牧,楚漢時的霸王對韓信,當然還有迷們的無雙三國。我沒有玩過那隻剛拍成電影的格鬥遊戲,我沉迷過的,還是那隻遠古好多的戰略遊戲。遊戲中對人物有武力數值設定,那群武力全在九十以上、俱屬甲等的武將們,可能就成了近幾十年來我們把三國「無雙化」的起點:大家一步一腳印的將三國世界內裡其他更有趣的東西抽走了,只剩一場儼如華山論劍的場景。爭天下第一,沒有第二,才算真正無雙了吧。

是故對於電影將呂布拍成雷神托爾,把三英戰呂布改成CG屢屢的End Game,我無怨言,只有失笑。那彷彿是必然結果:將誇張修辭當真,一直追求大而無當的壓倒性力量,呂布一斧(不是戟嗎?我狐疑)劈掉半個森林,劉關劍張刀矛揮揮揮,火光四閃,就把整支軍隊彈上半空⋯⋯我尚嫌它不夠誇張呢。

《三國演義》有一著名對白:關羽「秒殺」顏良文醜(這已夠誇大了),曹操驚為天人,但關羽卻擺擺手,說道:「吾弟張翼德,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,如探囊取物耳。」關羽也是修辭好手,「百萬軍」是誇張詞,「探囊取物」也是誇張詞,誇上加誇。若說關羽張飛同級,按遊戲的古早設定,兩人武力俱為九十九, 那麼他們二對一打呂布也戰他不下,結果給劉大哥埋齋拿了個尾彩,才能把呂布逼退(注意,只是逼退,不算敗走,更沒有被「斬於馬下」),那麼,那麼,戰神呂布的武力又怎會只得一百?如此一算,呂戰神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,我看不用探囊取物了,彈指之間即可了吧?推而廣之,若電影再拍下去,我倒期望呂天樂可以嘴角微掦,奸笑一下,口中念念有辭,說句:「 I…am…Lu Bu!」指彈一下, 頓時煙霧瀰漫,百萬軍隊盡化為煙,實在大快人心。

關於無雙和三國,我倒還想到一個梗。港產漫畫《風雲》有個衍生小說系列,裡面講述「無雙城」有一門叫「傾城之戀」的失傳絕學。原來該世界有三顆上天下凡的武學之星,一曰「風」,二曰「雲」,三曰「武」。「武」即「武聖」,關羽,只要把青龍偃月刀一揮,劈向一個城池,城池頓被劈成兩半,再被捲進異次元空間。當年我讀到此節,一種「我睇咗啲乜嘢」之感油然而生。及至看罷正在上映的電影,終於明白:無雙不是無敵,要毁掉「無雙」,原來不難。

(《明報》世紀版,2021年5月20日)

--

--

鄧正健
鄧正健

Written by 鄧正健

香港寫作人。著有個人文集《道旁兒》(2017)。

No responses y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