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玻璃大叔】手劍合一的劍手

鄧正健
Sep 3, 2021

--

左圖:手遊中的何鐵手;左圖:劍手維奧的猛意。

意大利劍手維奧(Beatrice Vio)拿了殘奧劍擊銀牌,我特別留意她拿奬牌拍照的手勢。她用食指和姆指拈著獎牌,手背向外提在下巴前,像是「拿著大餅要吃下去」 的手勢,並襯著她一臉陽光般的笑容。但她提牌的「手」,雖然栩栩如生,其實是她的義肢。這位沒有一雙前臂和一雙小腿的劍手,運起劍來相當勇猛,至於而她提著劍的「手」,原來連「手」也不是。她在沒有手掌的前臂截處,先裝上接合環,再直接把花劍套上。跟很多劍手不同的是,維奧不是用手提劍,而是「手劍合一」。

她這一形象,令我想起金庸筆下的何鐵手。美女五毒教主,樣子甜美,一身花枝,但用起毒來,殺人不見血。但她最令人覺得邪氣的,反而不是用毒,而是她的「鐵手」:一個直接裝在截肢上的鐵鈎,可以給她用來放毒。這個角色我本來喜歡,後來就給金庸寫壞了,著她拜入「名門正派」華山袁承志門下,還彆扭地替她改名「何惕守」。名字迂腐得很,也連隨把她「鐵手」的邪氣也廢掉了。

畢竟金庸還是正派人,何鐵手這種角色設定注定是邪派的。她的邪,不只在用毒,也在她的「不健全」:她自斷手掌再造鐵手,不是疾病或受傷,而是為修練邪功而刻意為之。性質上,似乎跟「欲練神功,揮刀自宮」差不多了吧?用現代的說法,這大抵是健全主義(Ableism)作祟,視身體完整才是正氣,天殘地缺,免不了絲絲的邪意,更何況是主動以自殘來換神功呢?岔開一句,楊過是金庸小說中唯一的殘疾主角,那怕他武功再高,再情深,再有主角光環,他沒了一臂,就永遠正氣不起來。

回說何鐵手。我一直懷疑她的原型是《小飛俠》(Peter Pan)的反派角色鐵鈎船長(Captain Hook),再遠,便得追溯至凱爾特神話中的努亞達王(Nuada)了。努亞達王驍勇善戰,但在一次戰鬥中失去了手臂,由於在傳統上,殘缺的人是不可當國王的,努亞達於是失去了王位。後來幾番波折,努亞達終於在神醫幫助下,接回了銀臂,因而重獲武力,並奪回王位。我喜歡這個神話,原因是它雖然也宣揚了「殘缺即失去權力」的意識形態,卻提倡了另一種既反健全主義也反人類中心的想法:可以將力量不足(或有缺陷)的身體跟非生物性的外物接合起來,而合體成一個比健全身體更強大的Cyborg。

所以我才喜歡仍叫何鐵手的何鐵手啊。

近日殘奧新聞不少,但自然遠不及奧運矚目。主流媒體總是刻意為殘奧朔造這樣一種形象:這是一個殘疾運動員絕地反擊、「證明」他們即使「不健全」、卻仍能如「正常人」(健全人)一樣進行高水平運動的比賽。早有不少人注意到,此項比賽原名叫Paralympic,借希臘語para有「平行」之意,將之理解為「平行於Olympic的另一運動會」,那麼,我們最好就學學台灣,音譯它作「帕拉林匹克運動會」(簡稱「帕奧」),並視之為 「另一場運動會」,而不是奧運的「殘疾人」版了。

關於「殘疾人」這個標籤的種種問題,姑且不論;我也不想落入太過基進的反健全主義套路,將「少了一隻手」跟「有齊兩雙手」視為完全對等而無「缺陷vs. 完整」成份對立的兩種個人特質。我只想說的是,維奧作為一名劍手的精采之處,不在於她是什麼「生命鬥士」的典範,而是她手劍合一的cyborg姿態,是我在今屆帕奧中看過最型的運動員形象。

(《明報》世紀版,2021年9月2日)

--

--

鄧正健
鄧正健

Written by 鄧正健

香港寫作人。著有個人文集《道旁兒》(2017)。

No responses yet